欢迎光临重庆食品网!

重庆食品工业协会
重庆食品工业协会
重庆食品工业协会

logo

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

关注食品发展 享受健康生活

 

主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承办: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

页面版权所有 重庆食品网 渝ICP备0500543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资讯详情

红九九成功诀窍

浏览量

    核心提示 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火锅底料生产的民营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年来企业坚持“零缺陷”质量目标,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红九九产品在全国火锅底料品牌企业销售总量中占领半壁河山,其产品质量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信任,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我国现代调味品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企业已成为我国火锅底料最大的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目前红九九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

    将小事做细 把细事做透

    近日笔者慕名走访了位于重庆大渡口区钓鱼嘴的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进入这个花园式工厂,映入眼帘的是数十砵名贵艺术盆景,说明这里的主人是一个追求高雅和完美的人。以前只听说黄万明董事长是一个精明能干、好学务实之人,在办公室,笔者见到了黄万明一交谈果真如此。应笔者之邀黄总介绍了红九九20年风雨兼程的历史。 1992年,黄万明夫妇前往成都创办了一个生产火锅底料的家庭作坊,红九九的雏形诞生了。从一开始,由于坚持过硬的产品质量,很快就打开了市场。1993年,黄万明成立四川重庆火锅底料研究所,红九九品牌诞生。仅仅一年的时间,红九九就完成了从个体户到企业的嬗变,但是当年的销量仅仅只有100万元左右。1994年,红九九和红九九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1998年,四川红九九食品企业有限公司成立,红九九完成公司化运营的全部调整,一个初具规模的火锅底料生产企业出现在市场上,当年销售突破1000万。2001年,经过7年打拼,红九九成立了重庆红九九食品公司,准备整体搬迁回中国火锅的老家——重庆。2002年,红九九完成在重庆大渡口钓鱼嘴的征地工作,建成了占地面积57.7亩,其中建筑面积18358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亩地的现代化、花园式食品工业生产园区。当年销售突破3000万元。2005年,红九九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大关。2006年,红九九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2007年,红九九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2008年,红九九销售额突破2亿元。2009年,红九九销售额突破3亿元。2010年,红九九销售额突破4亿元。到2013年为止,红九九年销售额接近7亿元。红九九产品已遍布国内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此外,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红九九产品也受到当地华人的喜爱,成为中国味道的标志产品。

    细事做透 方能勇争一流  

    黄万明董事长陪同笔者一起参观了企业投资一亿多元资金建成的智能化生产线。这次技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技改耗资6000余万元,共建成11条无人全智能化包装线;第二部分技改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包括投料在内的前工序无人智能化设备安装,从而形成国内第一条从投料、熬制、包装、入库全生产流程的火锅底料无人智能化生产线。 黄万明认为,红九九此次技改已超出了普通技改的范畴,基本上是对过去的手工生产流程重新优化设计,并按照这种优化进行程序设计和设备制造,一句话,满足功能,解决问题。黄万明说,自己提出设计理念和改造方案,机械和自控系统的专家围绕设计理念进行改造。有的细节要想透,找出结症,创新思路,自动化水平才能达到一流。他举例说,油和料的比重不同,给自动灌装计量带来困难,我们反复研究后,采取油、料分离,用两个罐分装注入,达到了自控计量精度。一个小的思路创新,使设备运行有了技术支撑。 在生产车间黄万明指着设备列举了几个亲自小改的细节,使笔者感触颇深。比如400克一袋的产品要套外包装,他们购买了一套过去装味精的旧设备,结果装袋的机械手不配套。这样一来,要么新造设备,要么增大包装袋。结果黄万明反复琢磨,在机械手上加了橡皮筋,增加功能,满足了装袋要求。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约增大口袋的费用500万元。 智能化生产线使用后,大大节省了人力,经测算,企业3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小事做细 努力实现“零缺陷”

    作为专业生产火锅底料的企业,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将“零缺陷”视为企业的最高质量目标。红九九要求供应商把工作做细,对辣椒、花椒制定了风选、磁选、色选和人工再次精选的严格操作规程。风选,就是通过风力对辣椒、花椒进行预选,把质量轻的不合格产品和残渣、枝干等吹走;磁选,是利用磁铁将生产过程中带入的金属找出;色选,则是利用视觉识别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将不成熟的辣椒,色泽达不到全红的辣椒剔出。挑选出完全符合标准的原料,确保了食品质量的安全和稳定。 很多企业,最看重的是降低成本,红九九也不列外。不同的是红九九的成本控制服从于质量。黄万明说,产品质量远比成本重要,为了保证质量,适当地增加成本,市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人们是渴望消费一流产品质量的。以豆瓣酱为列,红九九的豆瓣酱一律是按照传统工艺的发酵、日晒、夜露,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在长达9—12月的生产周期后自然形成。据了解,一些火锅底料企业采用的豆瓣酱是快速形成之工艺,快速形成的豆瓣酱,只需要通过发酵后的甜瓣子,将辣椒干还原成含水辣椒,一天至三天就可以出产品,成本自然就大不一样了。一位专家介绍,快速形成的豆瓣酱在酱香味、脂香味、口感、色泽、滋润度就远不如自然发酵的传统工艺。同样重量的一袋火锅底料,红九九的要贵15﹪左右,但是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真可谓,细活见真功。

    事情做透 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红九九的办公楼里有条标语,“企业成功诀窍:将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一个“透”字,要求把所办的事情想透彻,由表及里,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联系,把事情做得游刃有余。20年,红九九产值做到6亿多,且做得十分自如。企业“零”销售人员,供应商那么忠诚,黄万明一席充满辩证的话语让笔者释怀。他说,在我看来,单靠一个企业,销售人员再多,也不可能把市场做透做大。做精细化销售管理,重点还是要依靠全国市场各级专职的经销商去完成。这样,公司节约了销售人员和销售费用,这笔费用就可以转移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上面,而经销商则得到了更大的权限和动力,我的工作,一是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二就是指导、帮助经销商做市场营销,而不是我自己冲在第一线。 在谈到经销商为什么忠诚时,黄万明说,我执行的是两头扶持战略,一头扶持经销商,这是产品出口,另一头扶持供应商,这是产品的进口,供应商不能安心生产优质的配料,我们的产品就无法达到优质。过去我曾经想过自己投资进入上游行业,后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让专业的人士去做。我只需要提出质量要求,把住质量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供应商尽量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技术过关了,我的成品质量也提高了。黄万明自豪地说,一流企业是帮助供应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去降低成本,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共同成长;二流企业是为降低内部的成本而降低成本;三流企业纯粹靠压低供应商的价格来降低成本。 创新务实,把事情做细做透是红九九人的品质,依靠这种品质,20年来,他们的生产从作坊到机械化再到全智能化,不断为大众奉献安全、健康、优质、美味的食品。按现有设备能力计算,年产能将达到单班10亿元,双班20亿元的惊人额度。黄万明董事长让每人个中国人每年品尝到一次红九九的梦想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