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绝非仅仅是传统的“调料”,还是人类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哪里有生命哪里就需要盐。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盐的供给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西部井盐主要供给地之一的山城重庆,自古就有悠久的制盐历史,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重庆忠县境内(中坝遗址)就有一个大型的制盐基地,是当时中国内陆地区的制盐业中心,同时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制盐场。
如今作为重庆市加碘食盐专营经济实体的重庆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重庆市盐的生产经营和供应工作。面对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浪潮,重盐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重庆不可替代,国内不可忽视” 的企业发展愿景,全面启动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竞争为导向,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弘扬“感恩奉献、诚信尽责、创新进取”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全面推行“连锁网络+卓越服务”商业模式再造,倾力打造“现代商贸流通、制盐、食品调料”三大产业板块,促进企业在面貌焕新、活力提升、实力增强的道路上快步前进,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重盐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3.62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倍,资产总额34.74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2倍,利税1.47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70.93%。重庆盐业已成为中国盐行业改革发展开拓创新的一面旗帜,被中国盐业协会授予“全国盐行业改革发展标兵”荣誉称号。
深化改革 推动商业模式再造
重盐集团锐意改革,以商业模式再造为突破口,秉承“服务竭尽心力 顾客放心满意”的理念,推行“连锁网络+卓越服务”,加快城乡批零网络建设,全面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营销体制与模式,做强做大商贸流通,推动重盐集团快速发展。一是取消转代批发商,构建直接配送批零体系,贴近终端市场;二是着力打造营销网络渠道,构建商贸发展平台;三是大力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渠道增值功能。通过几年的持续打造,重盐集团已基本建立覆盖全重庆的较为完善的渠道网络。“建真网、促销售”不断深化,营销网络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零售终端客户满意度普遍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控制力显著增强,网络规模和网络增值效应正在凸显。从2011年底营销网络检查考核情况看,重盐集团下属的34个分公司零售终端商品进店率为98.23%,客户满意率达到87.2%。重盐集团的营销渠道资源,被全国各地的供应商看好,并已与中粮集团、郎酒、康师傅、奇强等众多知名商家建立长远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2011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盐业协会对全国盐行业进行了综合排名,重盐集团上升到全国第四位。重盐集团的商业模式改造为全国盐行业体制改革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成为全国盐行业改革发展的典范,中国盐业协会号召全国盐业向重庆盐业学习。近年来,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盐业公司组团来重盐集团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部分省市还借鉴重盐集团的做法,取得有效的成果。重盐集团的商业模式改造成果被评为重庆市企业管理创新一等奖,目前正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奖。
把关质量,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作为“重庆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重盐集团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制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常态化工作,列入各单位领导年度绩效考核和任期经营责任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商贸流通板块,全面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通过商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到3万个零售终端,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供应。在生产板块,深入推行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QFE质量、食品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和QS质量安全标准,并对所属食品生产企业标准体系管理工作适时进行检查,强化食品生产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为了积极倡导食品安全,倡导科学用盐,重盐集团先后参加了榜样重庆2011食品安全高峰论坛、重庆市青少年食品安全行动、健康重庆CEO高峰论坛等食品安全活动,组织“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向全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赠送低钠盐和《科学用盐》手册。同时大力整顿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加强食盐市场监管,规范盐业行政执法,严厉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有力地保证了重庆市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重盐集团被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人才强企,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重盐集团一直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和“组织职工奉献爱心、引导重盐人感恩社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企,设立企业经济骨干人才忠诚基金和技术骨干人才忠诚基金,组建集团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完善有利于集团战略发展的人才引进、薪酬待遇、使用培养及激励机制。针对重盐集团急需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分别从中科院、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招聘了25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与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时代光华管理学院等院校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培育营销骨干人才和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通过采用多渠道,内外结合、长远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为重盐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重盐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工作部署,积极参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先后投入数十亿项目资金,促进万州、巫溪、云阳等对口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以工促农力度,支持所属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麻竹笋、辣椒等农产品种植和养鸡业,助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支援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建设,投资上百万元在巫溪、酉阳建设了两所盐业希望小学。 培育品牌 展现企业良好形象
重盐集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重盐集团做强做大做优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加大品牌建设投入,争创著名驰名商标,目前重盐集团已拥有“飞马”中国驰名商标,“晶心、钓鱼城、天厨、包黑子、佛手”等重庆市著名商标。
2012年,在国家工信部开展的“‘五十百千’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中,重盐集团成功成为工信部确定全国141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之一,同时作为全国盐行业唯一一家及重庆市四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之一,重盐集团将肩负着探索地区及行业建立科学完善的品牌培育体系的任务,持续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塑造良好社会公众形象。
近年来,重盐集团先后荣获“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中国轻工业制盐行业十强企业”、“重庆市企业100强”、 “重庆市商业三十强”、“重庆食品行业十强企业” 、“中国质量信用企业” 、“重庆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全国文明单位”、“重庆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重庆国企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重庆食品》供稿